首页

圣水 sm 视频

时间:2025-05-28 06:10:57 作者:落实1200万就业目标!“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解读→ 浏览量:55484

  稳就业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等5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20条举措明确了新时代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实施路径。

  5部门20条举措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围绕“为谁服务”,意见提出要健全均等普惠的服务机制。具体来说,就是进一步强化常住地、用工地就业公共服务责任,为城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就地就近提供就业公共服务。统一服务事项标准,制定省级统一的服务清单,推行全国统一的标识标语等视觉识别系统。合理布局国家公共就业服务区域中心,深入开展就业公共服务合作,促进区域服务协同。

  围绕“服务什么”,意见提出要完善功能完备的服务内容。主要是对群众在求职创业过程中,接触较多的职业介绍、创业服务、失业登记、就业援助、政策落实等事项,明确了具体内容和服务要求。

  围绕“怎样服务”,意见提出要推行帮扶精准的服务模式。从服务对象的发现识别、服务需求的摸排判断、服务内容的分类组合、服务结果的跟踪问效四个环节,形成闭环式的就业服务。

  围绕“谁来服务”,意见提出要打造基础巩固的服务格局。一方面,全面提升市县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提供全链条就业公共服务。另一方面,扎实推进基层服务网点建设,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服务。

  围绕“服务提效”,提出要强化数字赋能的服务方式。重点是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就业服务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就业服务。

  提升就业服务质量 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的目标,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就业公共服务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载体,要以高质量的就业服务,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促进人力资源供需信息匹配,是就业公共服务的基本功能。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二级巡视员 黄俊梅:精准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能够帮助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降低求职招聘成本,提高对接匹配效果,缓解结构性矛盾。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反映到就业服务领域,就是信息服务更全面,职业指导更专业,就业创业服务更精准。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二级巡视员 黄俊梅:各地因地制宜推进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手段创新,创造出大量可复制推广经验做法。需要我们从部级层面,梳理、总结和提炼,加强顶层设计,在全国推广应用。

  落实落细 提升就业服务实效性可及性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将加快落地20条举措的重点事项,试点创新事项,提升就业服务的实效性可及性。

  国家将加紧指导地方制定省级统一的事项清单,因地制宜落实服务标准,完善服务内容,同时针对重点群体推出个性化“就业服务包”,开展分层分类服务。同时强化网点布局,提升就业服务的可及性。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二级巡视员 黄俊梅:指导市县机构加强全链条服务,建立联系基层、支持基层机制,同时多措并举健全基层服务网络,倾力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

  各地还将着力加强就业信息资源库建设,支持“大数据+铁脚板”模式应用,同时打造智能化服务平台,支持人岗精准、高效对接,实现数智就业服务。培养一批职业化人员队伍,推进就业服务的专业化。

  (总台央视记者 陈钰洁 闫素 常江)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业界话中德经济合作未来:聚焦新兴领域 放大互补效应

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全面提速。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超35%,建成世界最大清洁发电体系,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6亿千瓦,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正在融入每个人的生活。

黄埔“廖氏三兄弟”后人:父辈保家卫国 坚定信仰不做亡国奴

在不远处的新建区联圩镇水稻高产示范基地内,农机手们正驾驶着大型旋耕机在经过高标准农田项目改造之后的农田里进行翻耕作业。随着旋耕机来回穿梭,一排排泥土被翻耕出来,在大地上奏响春耕“进行曲”。

运载能力提升至7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新构型来了

2023年,福建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近70%的地区生产总值和70.6%的税收。对于新一年的安排,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将持续清理妨碍民营企业参与公平竞争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降低企业合规经营成本,促进民营经济的“森林”共享阳光雨露、更加枝繁叶茂。

宁夏银川:城市夜骑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1952年程大明转业回到北京,在北京二商系统做管理及计划统计工作,1989年末退休。转眼间,青年已白发。闲暇时,程大明会在社区讲述辛亥革命和黄埔历史,热情参与黄埔同学会的各项活动。“这位就是来自台湾的同学,我们亲切会见,大家都非常愉快。”采访中,程大明也向记者展示了自己与黄埔同学的珍贵合影,“我们那个中队里边有台湾的同学,所以我曾经也给他们写过几封信。” 在他看来,传承黄埔精神是自己一生的使命。

法律专家探讨中国与东盟跨境法律服务新路径

据了解,漳州大队自2008年开始就与学校共联共建,至今已有16个年头,学校有部分留守儿童和福利院学生,每年消防员都会用不同的方式陪伴这些孩子们。

相关资讯
山西首票保税中转业务正式落地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产业基础。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力量。科技创新,尤其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够催生一系列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不仅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孕育出许多全新的产业形态。如智能制造、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产业载体。科技创新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通过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可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升产业的自主可控能力。同时,科技创新还能够推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科技创新不仅能打破产业之间的界限和壁垒,还能推动不同产业之间的跨界融合和协同发展。通过技术的渗透和扩散,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互交织,形成新的产业生态和产业价值链。如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催生了服务型制造业,农业与数字技术的融合推动了智慧农业的发展,互联网与大数据的结合催生了数字产业。这种融合创新不仅拓展了产业的发展空间,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提高了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热门资讯